联合60家博物馆纪念馆共同办展,520余文物诠释抗
84年前,卢沟桥上,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,激发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,无数英勇的革命先辈挺身而出,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,换来了如今的盛世繁华。
这场战争的胜利,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。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的“中流砥柱——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”上,520余件(套)珍贵文物对此进行了生动诠释。
展览分为“勇担历史重任 誓为民族先锋”“秉持民族大义 坚持团结抗战”“制定胜敌方略 引领抗战方向”“开辟敌后战场 开展人民战争”“推进伟大工程 夺取抗战胜利”5个部分;通过文物、珍贵历史图片、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,展现了抗战文物史料背后蕴藏的动人故事、血写的抗争历史和承载的伟大精神。
长幅壁画定格历史瞬间
赵一曼使用过的靰鞡鞋和白瓷碗
李少言作品《重建》
《红色中华》报刊发的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》
多个版本的《论持久战》
观展·亮点
60家单位联合献宝
展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
展览由抗战馆联合全国60家博物馆、纪念馆共同举办,赵一曼纪念馆、东北烈士纪念馆、聂荣臻元帅陈列馆……纷纷拿出了馆里的“看家宝贝”,为观众奉上一场高规格的文物盛宴。
展厅里,一只靰鞡鞋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。鞋子的主人是赵一曼,该文物来自赵一曼纪念馆。抗战馆编辑研究部的张源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。1934年,赵一曼到东北珠河地区开展工作,曾住到当地的吕姓老人家里养伤。赵一曼痊愈后离开,她养伤时穿过的鞋子便留在了老人家里,被老人的后人细心珍藏。“赵一曼留下的文物本身就比较少,所以这件文物显得尤为珍贵。”张源介绍。
“氏名:王学尧;职业:北满翻译社员;性别:男……”展柜中,一张暗黄的纸片布满岁月的痕迹。让人惋惜的是,这张纸片宣告的是一个年轻生命的落幕。纸片上,最引人瞩目的是方方正正的“死在光明”题字,题字来自王学尧的父亲。张源说,1936年6月13日,时任中共密山县委书记的王学尧,在哈尔滨从事地下工作时不幸被捕,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,王学尧视死如归,毫不惧懦,高唱着《国际歌》英勇就义,牺牲时年仅25岁。他的父亲拿到领尸证时,在上面写下“死在光明”四个字,作为献给儿子的最高褒奖。“提起东北抗联的英雄,很多人对赵一曼、杨靖宇比较熟悉,对王学尧知之甚少,这件文物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素材。”
借展而来的诸多文物,除了展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,不少文物也让人们一窥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智慧。
来自北京市文物局的一本旧书,让人初看上去可能有些困惑:右上角一竖行小字“大东亚战争一周年纪念”;正中部分字体略大,写着“大东亚战争下的国际情势”,并紧跟注释“加藤华北军报道部长讲演词”;最左侧标明“中华民国新民会印行”。看到书,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,这是一本日伪政府发行的反动读本。其实,这是一本“伪装书”,反动的封皮之下,是在沦陷区秘密发行的《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》《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》等党的重要方针政策和文献。当时的共产党人利用伪装书麻痹敌人,将先进的思想秘密传播,为一批又一批人带去启蒙。
李少言《重建》拓印原件展出
英雄家属送文物“回家”
此次展览中,很多展品来自英雄家属甚至本人的捐赠。著名版画家李少言的作品《重建》就是其中之一。
画面上,残砖瓦片、碗筷瓶罐散落一地,敌人扫荡后的一片狼藉尽收眼底;阳光下,两个小战士正认真地砌着墙,与背向观众身背石头的农民共同传递出无声的力量,军民的亲密无间与坚韧不拔在画面中生动流淌。该作品创作于1942年,李少言时任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、政委关向应的秘书,同时也是晋绥边区美协的主席。当时,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,实行了惨无人道的烧光、杀光、抢光的“三光”政策。李少言目睹了扫荡后军民的重建工作,深受感染,其所见所闻也成了他这一作品的灵感来源。
文章来源:《抗日战争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krzzyj.cn/zonghexinwen/2021/0806/594.html